一期,高危期 血糖正常,糖耐量测试也正常,不过患者已存在糖尿病相关的病理生理改变相当长时间,如自身免疫抗体阳性、胰岛素抵抗。有糖尿病家族史,肥胖,高血压,高血脂等是易得糖尿病的高危人群。
二期,糖尿病前期 血糖升高至正常值的高值,但还在正常范围内:空腹血糖6.1~6.9mmol/L,餐后2小时血糖7.8~11.1mmol/L。糖耐量测试结果显示空腹血糖调解受损(IFG)和糖耐量减低(IGT),两者可分别或同时存在。这期如采取措施,可避免发展为真正的糖尿病。
三期,糖尿病早期 血糖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:空腹血糖≥7.0mmol/L,餐后2小时血糖≥11.1mmol/L。此期患者的胰腺仍能分泌胰岛素,通过口服降糖药和饮食、运动等就能控制好血糖。
四期,糖尿病中期 胰岛素的分泌继续减少,低于正常人的水平,血糖进一步升高。
五期,糖尿病晚期 使用口服降糖药血糖仍不能控制时,提示已进入“胰岛素分泌衰竭期”。此期需用胰岛素治疗。
其实,这样分期只是为了大家更好理解糖尿病的发展过程。严格说,在医学上,糖尿病的进程并没有分期一说。只有糖尿病的二种严重的并发症(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)才有明确的分期。这二种并发症多出现在得糖尿病10年的患者。
糖尿病肾病分5期
I期 肾脏体积增大,肾小球滤过率升高。
II期 正常尿白蛋白期(检查尿白蛋白排泄率为<20微克/分钟或<30毫克/24小时),开始有肾小球轻微损害。
III期 早期糖尿病肾病期,此期出现标志性的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(20~200微克/分钟或30~300 毫克/24小时),肾小球病变发展。
IV期 开始进入临床糖尿病肾病期,大量白蛋白尿出现(>200微克/分钟或>300 毫克/24小时,病理检查肾小球病变更重,出现硬化。
V期 即尿毒症期。
糖尿病肾病的症状如泡沫尿、浮肿。出现明显症状多为III期以上患者,早期多无明显症状。所以,糖友定期检查肾功能是非常重要的,有助于早期发现,避免发展为尿毒症。